“我寻问过了,村中能吃下两亩地。老五叔家要卖六亩地。剩下来的四亩地,大姑母真想买,那大姑母家就是买下也成。”钱族长倒是也同意了。
“正好,老五叔家今个儿也有人来赶集。一会子,去衙门一起也把红契子办下来。”钱族长倒是爽利人。或者说,对于老五叔家要供一个考秀才,还是打算今年把儿子送到府城求学,又多添一笔开销,那也是不知道说啥好。
说赞同
也可惜祖业。
说不赞同又怕真担搁族兄弟的科举。这不是也盼着,那万一考中了呢若是钱家村出两个秀才老爷,钱族长走出去也是脸上光彩。
于是,这一趟县城来了。
宋家就得了三份红契。一份是坟地的,一份是宅地的,还有一份是四亩水浇地的。对于宋家子家人而言,这算得在钱家村真正的立下脚跟了。
倒是宋福生得了红契后。他却是没急着跟钱族长一行人,一起回村里。
他与曾祖母钱氏说道“曾祖母,我要县城里还想买一起读书用的纸墨。再是挑一些咱家要建房,要用得上的东西。之前寻问过族长舅姥爷,曾祖母也累这般久。不若曾祖母先在这馄饨摊子上坐一坐。您先用一碗馄饨。我买齐东西,去去就回来。”
对于曾孙的美意,钱氏没拒绝。
钱氏人老了,这般来来回回的忙碌,她老人家是真有些吃不消了。这会子,钱氏却是拉着曾孙说道“你也用一碗馄饨再去买东西吧。”
听得曾祖母钱氏的话,宋福生没拒绝。这一对曾祖孙二人一起,各种食用了在碗馄饨。然后,付掉吃馄饨的钱,钱氏留在摊子这儿坐一坐,等曾孙回来。宋福生则去买齐各类需要的物品。
宋福生不光是买了东西。
宋福生还专门去了一家书店。搁那儿,宋福生见到了在抄书的甄尚德。对,就是那位未来的甄进士,甄尚书。
想一想这一位的名字,在宋福生看来,是真真的丧德丧良心。
宋福生此来,跟书店的掌柜买了纸墨。然后,借着机会在甄尚德的周围逛了一圈。然后,他借着机会,凑近些。
“先生好字。”从甄尚德的后面,宋福生走过。顺手时,还是在甄尚德的后面扒掉了甄尚德的一根头。
一根头,若论着疼痛感
那真不明显。
特别是宋福生一句话,那是扰了甄尚德的思绪。不过,将来能考中进士,不管这一位的品性如何这定性一定够好。读书人若坐不住,想读出名堂来,那可难的。
甄尚德继续抄写,一行字写完后。
甄尚德才是抬头,他看着宋福生笑道“少年郎也是读书人”甄尚德的皮相好,在不露出真面貌时,那是一幅读书人的好风度。总之,是一个斯文败类。
“读过几本书,尚未求得一二功名。如今还在努力进学,想是他年也定要进科场一试。”宋福生说的肯定。那等读书人的气度还是要拿出来的。
他来,是知道甄尚德八成会在这儿。这一会碰不上,下一回也一定能碰上。总之,宋福生就是故意的,他想与甄尚德结一段缘分。一段孽缘。毕竟,宋福生可不会忘记了,这一位在他重生前,可是一句话让他的儿子殁了。
那一句话,不过是夸了他的儿子。然后,贬了如今伯府大奶奶的嫡亲长孙的一句话。
瞧瞧一个奴才爬到侍候的主子头上,聪明过头还不收敛,这在伯府的主子们眼中,寻了死路亦是活该的吧。
“好志气。”甄尚德夸了话。此时的甄尚德还是一个童生。他啊,还没甚功名。是的,正紧的功名那要考中秀才,才能尊一声秀才老爷。
童生,那可没半点朝廷的优待。
不像是秀才老爷,那是见着县令这一位百里侯,那也是不跪的。不光免除自己的徭役,还能免了家中的徭役,那除了本人外,还有两个名额的。
除此外,秀才老爷是直接可以给衙门递贴子。考中禀生者,朝廷给银子补贴。当然,若是有门路,秀才也可以在衙门里补了典史书吏等位置的。
总之,一句说起来,就是秀才这一个坎跨过去了,那才是踏一个叫士的阶层。哪怕是最底层,那好歹换了一个门第。也能叫一个耕读之家。
宋福生与甄尚德聊了一席话。
当然,宋福生是有意的结交对方。不为别的,只是为了借运。借运,这自然双方有纠葛。宋福生不介意,他与对方产生一些生死之仇。毕竟,宋福生重生前,论着仇人名单上可有这一位的一席之地。
在买好了纸墨后。
宋福生又去买了建房用的,招待村里帮衬干活的钱氏族人的一些肉食等等的东西。等着买齐后,宋福生驾着骡车,回了那馄饨摊子。那儿,他的曾祖母一直在候着。
“曾祖母,等久了吧。”宋福生下了骡车,再是搀扶着曾祖母上了骡车。钱氏倒是笑呵呵的,态度颇是开心的样子。钱氏笑道“等的不久。咱们这回村吧。想是家中才是等急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
宋家的一家人里,宋福生最是忙碌的。因为他的曾祖、祖父、父亲的新坟,这是要迁好。请风水师看坟方向。这一翻忙碌后,才轮着钱家建房的事儿。
在乡下,按说这建房的事情重要。可钱家又不是建什么大院。就是三间的土胚房,以及茅草的屋顶子。至于一个围起来的院子,也是竹篱笆围起来的。
那可谓是真真的普通至极。这等屋子建起来容易,有人帮衬着更是几天下来就完工。
三间的土胚房,中间用是堂屋。左右两间的厢房,又是隔开,隔成了四间的小屋子。很小很小的四音。于是,宋家的一家子人。自然是三个长辈,各有一间屋子。宋福生跟着他的小妻子樊杏花住了一间屋子。
在土胚房的旁边,就用着木桩子起了一间偏房。偏房墙,竹篱笆上糊了泥。再是隔成了前后的小两间,这等房子就更是差劲儿,那是不保暖的。就是屋顶有茅草的顶子,能防一防雨。隔开两间竹篱笆屋,前头是厨房,后头就是茅厕。
总之,说简陋,在乡下人间,基本上都是这样的条件。想搁多好的不存在。
以宋家如今的情况,那可不敢出挑了。
一家子的妇人,一个未成丁的少年宋福生。这若是出挑了,那就会招来麻烦的。如今的宋家人,那是老实本份为要。想法子在钱家村里子,那是安生的活下去。
宋福生的日子,就是过的跟村里的普通少年一样。
他家的骡子卖了,换了一头牛犊子。然后宋福生成了放牛娃。除了放牛外,他还要跟家的祖母、母亲、媳妇一起做农活。
除此之外的事儿那便是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