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段鹏带人来到钱学森的面前时,把来意说明之后,钱学森当场答应下来,丝毫没有留恋美国的一切。
只要能够回国,他愿意放弃这里的一切工资待遇、他积累下来的财产、他的名誉头衔,只要能够让他回国,一切都可以舍弃。
1913年,钱三强出生于浙江绍兴,他的父亲钱玄同在大学任教,思想开明,母亲出自书香门第,学识丰富。
钱三强,16岁考入北京大学理科预科;19岁毕业于北京大学预科;24岁毕业于清华大学。
1937年赴巴黎大学深造,师从居里夫妇。在法期间,钱三强在核物理研究中提出了重原子核三分裂、四分裂等多项重要成果。
钱三强时刻为回国报效做着准备,在学习和工作期间,除了物理研究,他主动帮忙、积极承担化学方面的工作。
他这样做的原因,正是为了把在国外学习到的技术回国以后都运用起来。
当抗日先遣军的战士们远赴法国找到钱三强的时候,他知道祖国迫切的需要他,于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到祖国,他要为自己的祖国造出原子弹。
钱伟长18岁时中文历史考双百,进入清华。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眼见国家风雨飘摇,钱伟长意识到只有更先进的科技和武器才能保卫祖国,决定转学物理系。
他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我没有专业,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为了国家,他一生学过的专业多达十几个,被人形象地称为“万能科学家”
钱伟长29岁时出国深造,临行前他说:“此次西行不为功成名就,不为锦绣前程,只为救国!”
短短6年,从名不见经传到名扬四海,钱伟长解决了困扰力学界的多个难题。
钱伟长见到抗日先遣军的战士时,只有一句话,那便是我的祖国需要我,我要回去!
这些科学家们,早就成为了世界的宝藏,站在了世界的最前沿,在科技展方面,无论是眼光还是能力,他们都具备。
正如他们所说: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是有国界的。
在国家最需要他们的时候,义无反顾的决定早日赶回祖国,为国家效力义不容辞!
这些爱国学者放弃美国的优越条件,绝不是头脑热,一时冲动的结果。
其中有人说:“在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时代,我自认为,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有责任回到祖国和人民一道,共同建设我们美丽的山河!”
既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先遣军在东北打败了日本人,那么东北的环境也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乱了。
他们相信自己的国家在未来有信心有能力,再一次富强起来,再一次屹立在于世界民族之林。
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要做出贡献,既然国家需要他们,他们有义务、有责任帮助祖国完成这一目标。
究竟是什么原因驱使着他们放弃了美国的优越条件,毅然回到了一清二白的祖国呢?答案只有一个,爱国情怀!
爱国情怀是我国千年来的传统美德,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着数不尽的爱国之情。
在我国历史上也曾经出现过无数爱国之人,屈原、岳飞、文天祥等无不激励着后人任何时刻,不管身处何地都要保持一颗爱国之心。
据调查,从1945年7月开始,一直到新中国建立,段鹏带着特战队员在李祥文和司徒美堂两位老爷子的帮助下,段鹏和战士们一共分批次护送了6ooo多名各行各业的精英回国,无一人受伤。
难能可贵的是,这些爱国科学家们竟然无一人拒绝祖国的邀请。
其中第一批回国的物理科学家们,回国的时候,正是战乱的时候,这些爱国科学家冒着生命危险才来到当时最安全的东北,在最快的时间为祖国造出了原子弹,导弹,飞机等国防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