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并读小说>开局被吃绝户,带系统翻身当富户>第17章 营业前的准备

第17章 营业前的准备(第1页)

开面馆的第一件事,是把广告打出去,而招牌能起到宣传的作用,所以得先做招牌。

要想招牌被顾客看见,无论白天黑夜都能看见,各个方位都能顺利地看见,就得有各种形式的匾额和幌子,横的竖的,布的木质的,灯笼的。

树立在院门上方的木质的横招牌,是店铺最大的广告牌。门的右侧挂竖牌。院墙围栏上,挂白色布帘,也就是幌子。

为了让顾客能在黑暗中看见店铺,得在门的上方,左右各挂一个红灯笼。它的作用相当于现代的招牌灯。

江姜在老街路口的、第一家铺面的墙壁上,贴了张巨大的布帘,足足有半堵墙那么大。

布帘上画着一碗汤面,写着“大骨汤面”四个字,字下面有一个指路箭头。

就贴这么一张布帘,每个月给店铺掌柜八十文。因着掌柜的不是做吃食买卖,与江姜不是同行,也就由着江姜贴。再说每个月还能白得八十文。

店铺的名字也很重要,高雅文气的不要,顾客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你卖的是什么东西。要让顾客看一眼就知道吃的是什么,有什么特色。

起什么名呢?唯一的小特色,就是每日现熬筒子骨做汤底。那就叫大骨汤面。

江姜去定做招幌,约好三日后来取。这三日也不能闲着。还得去定做一张方桌和六条长凳。

宅子的主人留下一张小方桌,从老家搬来了一张八仙桌,但至少要三张桌子。

厨房需要一张案台。左右各摆一条长凳,再横放一块长方形木板,这就算是案台了。

案台上放砧板、汤碗、调料,切好的香葱、咸菜、酸菜,也都盛到汤碗里,摆在案台上。

从老家带来的铁锅都不够大,要买一个大铁锅,专门用来炖大骨汤。

正值夏季,天气炎热,为了防晒,还要在院子里打木桩,支帐篷,帐篷下放桌子条凳。遇到恶劣的雷雨天,就把桌子凳子搬到堂屋。

又从樵夫那买了一百斤干柴。去瓷器铺买了八十个汤碗。去酱菜铺买了几样小菜,和一小坛辣椒酱。在粮铺买来花椒和八角。在市场买了两百个鸡蛋。

每张桌子上的竹筒里,放一把竹筷,另放一小罐辣椒酱。爱吃辣的,自己舀一小勺放面里搅拌。

最后在猪肉铺买了二十斤板油和两根筒子骨。营业之前,煮大骨汤面让全家人试吃。

孟氏要去买盐巴和酱油,江姜把她拉到厨房,关上门窗,神秘兮兮地说要变个戏法。

说完江姜凭着意念进入系统里的空房间,手指点了下屏幕,界面上显示各种调料,食盐、生抽、老抽、白醋、陈醋、鸡精、味精、蚝油、料酒……

又点了下商品,立即购买,提交,支付人民币9元,购买成功。显示余额:3391元。

江姜的手里,凭空多了一瓶酿造酱油和一袋加碘的精盐。

孟氏看见江姜手里突然出现的奇怪的东西,倒抽一口气,下意识地连退两步。

“娘,你别害怕,这只不过是我买来的盐和酱油而已。”江姜把盐和酱油,分别倒入两只碗。并示意孟氏过来看。

孟氏结结巴巴地说:“怎么……怎么可能会有这么白……这么细密的盐。”

江姜用食指沾了点盐,含在嘴里,证明没毒:“不信你可以试试。”

“粮铺里的盐巴五百文一斤,酱油三百文一罐,太贵。又都是主要的原材料,属于刚需。”江姜解释道。

“我买的这两样,通共才九文钱(九文铜钱相当于9块人民币)。成本越低利润越高。”

“娘,我们急需钱给江启交束修;要买地给爹和祖父祖母迁坟;我们如今住的宅子只是租赁,还要搭建或买一座属于我们自己的宅子。”

江姜把盛着精盐的碗,端到孟氏面前。

江姜诚恳的神情,令孟氏放松警惕。她用食指和大拇指捻一小撮细盐,在指尖摩擦,粉末细腻疏松。

尝一下,入口即化,咸香萦绕舌根。比颗粒粗大的盐巴,口感好很多。

孟氏抬头,对上江姜热切的眼神,她的嘴角慢慢上扬,唇边的笑容渐浓。江姜也弯眼笑着,俩人又回到亲热的母女关系。

江姜把一瓶酱油全倒进罐子里,空瓶子扔进空间里的垃圾桶,罐子光明正大地放在案台上。只是,这一袋3oo克的精盐,要藏到哪里呢?

母女俩商量一番,决定把盐藏在厨房的墙壁里。

站在凳子上,用铲子把一块砖的四条边弄活动,取下砖,里面掏空,把一袋盐放进去,最后把砖块放回原位。

做大骨汤面,先熬大骨汤。

江姜把两根筒子骨用水冲洗下,放锅里煮一煮,要把血水煮出来。待水面冒出灰白的泡泡,把筒子骨捞出来洗净备用。

把锅里的水倒掉,重新添加干净的水,放入洗净的筒子骨,加几粒花椒、几片老姜、两个八角。大火烧开后,转文火慢熬,熬一个时辰。

最后放入适量的精盐。一锅大骨高汤熬好了。

另起锅煮面条。汤碗中加入切碎的小葱、一勺酱油、少许猪油、半碗大骨高汤,充分搅拌。

把煮熟的面条,盛入搅拌好调料的汤碗,拌均匀。江姜给每个人煎一个荷包蛋,盖在面条上,再放一点子酱菜。香喷喷的大骨汤面煮好了。

江枝把面条绕在筷子上,张大嘴一口咬住,小脸蛋鼓得像只青蛙,嚼巴嚼巴吞下去,又接着吃第二口。专心致志地吃完一整碗面条。

江姜看着她可爱的吃相,心想难怪现代很多人喜欢看吃播吃饭,也太萌了。

吃完面条,江启去私塾入学。孟氏领着江枝,去镇上的绣坊学绣活。江姜留在家计算成本和毛利润。

江姜在现代做财务工作,不曾开店做生意。至于如何选址如何定招幌如何起名,都是现代人用惯了的技巧,江姜只不过是照搬而已。

在镇上开面馆,当作是积累本金和经验,一年后再去县城展。

再说,虽县城没有省内知名的私塾,然而比起镇上的私塾,要好太多。读书的束修费自然要高些。

书友推荐:等你上线山村小神医相敬如宾第六年无敌六皇子绝世强龙龙王令只在梨花春雨处(np)被哥哥舔逼后上瘾了(兄妹h)于青芭蕾鞋直男宿主被反派强制爱了城里的香艳和大叔奔现后有瑕父女,高医生我还有救吗六零寡妇再嫁1979黄金时代混沌剑神迟音诱我深入
书友收藏:风水之王综影视之创死所有主角被休后,我成太子的掌中娇玄幻:老婆女帝,萌娃大闹九州官家天下穿越宋末,从琼崖崛起官道权途古龙世界里的吃瓜剑客截教扫地仙的诸天修行婚色糙汉,火影:我带着转生眼穿越了权力巅峰:从借调市纪委开始魔门败类下雨天花开百年梦里花(强制、NP)城里的香艳香落九重青云红颜香青云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