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衣穿戴无误,可以了,到你阿父那边学习。”
赵姬检查一遍。
“稍微晚点,政儿来见阿母。”
通常学完,小嬴政有时提前回主殿,陪一陪大人。
“尽量学,要是学不好,没关系的,阿母会和你阿父说。”
赵姬倒没将压力,强加后代的身上。
她希望政儿,平安而轻松的长大,小小年纪别背负太多。
“政儿会尽量学的。”
小嬴政回头一应。
越阿父,心暂时没那么大,目标是追上大人的步伐。
“策郎的能力出众,政儿从小聪慧,我的话…”
赵姬话到一半。
“帮不上策郎的忙。”
反观她,没什么特别的长处,比不得父子俩。
但是,只要她做好自己的事,尽到一位正室,阿母的职责。
她并非一无是处,光有外里,没内在。
“阿父。”
小嬴政从次殿到前殿。
“政儿坐。”
嬴策出言说道。
“阿母送来两套深衣,耽误了。”
小嬴政说明迟来的原因。
“不耽误,为父刚到。”
换了一身常服,嬴策较平时晚来。
“职位空缺的名额,朝中的楚系,山东系占一半多,老秦系的人占三成。”
“这些职位本是他们的,会不会分得少了点。”
小嬴政浏览任命的名单。
“咸阳令给老秦系,又允许其余家族竞争,范丞相挑的人选,不少了。”
嬴策没改动名单的打算。
“收回楚系带头人的名额,总不能剥夺他们的竞争资格。”
小嬴政中肯的对待。
楚系是玄祖母时期的产物,独霸朝堂一时,为的四贵,破坏过法治根基。
而老秦系,在商君变法后产生,部分人使大秦内乱过,也就是季君之乱。
当时的参与者通通处置,谁都别说谁。
“我大秦官吏的培养,政儿有无读过相关书籍…”
嬴策批完名单,转而说道。
“读过几篇,韩国的公子非说过,官吏是治民的本纲。”
“故此,我大秦的士子,普通人想成为公家的官吏,需经过学吏。”
小嬴政读过各方面的书,区别是精通程度不同。
“说说具体的。”
要领在于学吏,回答到嬴策他,想听的点子上。
“学吏,一项不成文的规矩,从商君时期确立。”
“为治下的庶人农人们,设置懂法的法官,精通律法的官吏。”
“作为进入公家前,必走的一步,方可不陷天下人于险境。”
小嬴政有条有理的说道。
“功课做得充足。”
一番话,嬴策听在耳里,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