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慢慢适应才行。”孔衡顿了顿,又道:“你弟弟仍在百川学院上学,准备来年科考吧?他若是通过举人试,将会有良田百亩,这么多的家业,也是需要奴婢和下人打理的。因此,你要适应才行。”
“那还早着呢,举人试是三年一考,下回科考是明年,且还不一定能考上。”江姜困惑地问,“你为何一定要给我安排一个女侍卫?”
“雪衣阁开业当日,江夏雁蓉为了坐实她散布的谣言,把冯良星从水江村弄到保海县来做证,实在过分。”孔衡淡淡地道,“我把她葛城的水粉胭脂铺整倒闭了。她很可能会来找你的麻烦。”
江姜惊讶地瞪圆眼:“你没告诉她,我们只是合作关系吗?”
孔衡浅笑道:“要不你猜猜看,我为何宁愿派一个女侍卫给你,也不愿与江夏雁蓉多费口舌,随她误会去?”
江姜往后坐了坐,背挺直,警惕地道:“我上回和你说过的,我不想嫁人,更不想做人妾室。我只想把雪衣阁的生意做大做好。我只卖艺不卖身。”
上回提来一袋胡椒,拐弯抹角地说了一大堆,难道还没说明白?那就干脆打直球,说直白点。
这个女掌柜在拒绝孔少爷,还拒绝得这样直接。单芷琪感到意外,不由得偷偷地打量江姜。是个大约十七岁的老姑娘,年纪虽大,但身材修长匀称,擅长穿搭。她穿着一件藕色锁绣梅花纹直袖练漂短袄,一条带点蓬松层次丰富的百褶长裙,长短下长的款式,突显优越的身材比例。
容貌算不上惊艳,中等偏上,属于舒适耐看型。皮肤极好,是那种健康的白嫩细腻,不同于成日关在闺阁里的略显苍白的大小姐。这样干燥寒冷的气候,她的嘴唇没有一丝裂纹,反而红润有光泽。
孔衡轻轻地“啧”了一声。看来,要改变江姜的想法不容易,还得慢慢来。
孔衡道:“你以为和江夏雁蓉解释清楚就没事了?不是的。她要整治一个人,不需要知道事情的真相。有时候仅仅是因为她看不顺眼,或者她心情不好。”
江姜在心里哀叹,想爆粗口。这真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注)。
自己从没得罪过江夏雁蓉,她却对自己使出这样的手段,可见其品性。江启练过,他可以自保。而自己和孟氏、江枝,可就难说了。虽然不情愿,但威胁到家人的安全,还是要谨慎。
“……好吧。”江姜微微皱眉,心情很不好,她对单芷琪道,“我家里乱,你先别去我家,待我今日回去收拾一下,明日你再来雪衣阁寻我。”
在系统上买的练习仕女图的画谱,修剪树枝用的园林剪刀,摘花椒时戴的厚手套,喝了半瓶的快乐水,还有a四纸,铅笔,橡皮擦,面霜,手霜,唇膏,细盐,鸡精,蚝油……都要收到空间里去。以后只能偷偷地用,用完后马上收回空间。
单芷琪愣了一下,忙道:“收拾屋子等杂活,应当由婢子来做。”
江姜斩钉截铁地道:“从明日起由你做。”
单芷琪顺从地应了声“是”。
孔衡望向江姜的目光中露出几分探究。
江姜迎上孔衡的目光:“怎么了吗?”
“无事。”孔衡收回好奇的目光,轻描淡写地闲聊,“那日,胡婆子和朱氏来雪衣阁门前闹事,我派人打探了一下,才知郭秀才这般无耻,这种人不配当秀才。眼下,他已经不是秀才了。”
江姜奇道:“她们俩在大街上骂街,没骂多久,便被我们带到后面的小巷子。我还以为我处理得很隐蔽,没有引起旁人注意。你是如何知晓的?”
难道在我身边悄悄地安插了眼线?是谁?账房吗?果然还是不够信任。连我的人品都信不过,江夏雁蓉居然怀疑我与孔衡有私情。唉。
其实,是护卫一禀告孔衡的,但他不承认,只道是听下人说的,下人是听路人说的。
江姜半信半疑,又问:“郭秀才,怎么不当秀才了?”
孔衡语气平淡:“我与县令在靖水楼吃了顿饭,也不知道县令具体如何操作的,总之他揪出了郭秀才的错处,取消了功名。如今,郭秀才已经不是秀才,也不在铺子里当账房了。
若不是有吴绣娘日夜操劳,供他科考,他如何能心无旁骛地读书,并考取功名?吴绣娘助他当秀才,他却把吴绣娘逼走,这样的人,哪有资格当秀才。也算是还给吴绣娘一个公道。”说到后面,孔衡有些生气,似乎非常痛恨郭秀才的这种行为。
孔衡观察着江姜的神情。你看,你讨厌男尊女卑,我也讨厌;你同情女子被压迫,我也同情。我和其他男子不一样,我尊重女子。因此,快夸我。
孔衡尊重女性,江姜是知道的。认识这么久,相处这么长时间,从日常点滴中就能看出来。故而江姜在他面前越来越放松,说话也越来越直率,早就没有当初小员工拍大老板马屁的那种狗腿行为。
可是,他和县令吃一顿饭,就把郭秀才多年苦读考取的功名取消了,且工作也没有了。江姜突然对他有些畏惧。果然高门大户不是我这种平民可以随便进出的,谁知道哪天惹主子不高兴了,被主子捏蚂蚁一样捏死。
孔衡见江姜又坐直了身子,对他格外尊敬起来。她主动给孔衡倒茶,认真地汇报工作,临走前还客气地说难为孔衡考虑得周到,连她身边的侍卫都安排得妥妥的,她感激不尽。
孔衡注视着江姜的双眼,温声问道:“郭秀才这件事上,我是不是做得太过分了?”
江姜连连摇头,微笑着答:“不过分不过分,是他自己活该。”
半年后,郭某某(他已经不是秀才)家里的积蓄已经用尽。就连胡婆子的南珠银簪和藏青色回字形纹理衣裳,也拿去当铺低价变现了。郭某某经历了找活儿干却屡次碰壁,只好在路边支个小摊,靠替人写字挣些铜钱。
(注:原话是“闭门家里坐,祸从天上来”,出自《醒世恒言。卷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