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言赶到之后,对着栖身的官衙里“清正严明”的牌匾枯坐了一夜。
第二天,便集合了衙门里师爷,了解当地的情况。
七娘与画秋将简陋的后院打扫了,又铺上自己带的棉褥,将母亲安置好。
又将能用的食材做了简单的饭食,一家人便算是在黔地安了家。
之前还担心黔地穷苦,唯恐民风不正,在几天的了解后,才知道是多想了。
这里民风淳朴,家家户户皆是互相帮扶,往年暴雪之时,民户们便自将家里的青壮劳力赶到山上修建挡雪。
即便如此,只因黔地又穷又苦,并没有人愿意来此。是以多年以来,一直都是年迈的师爷维持着官衙,有段时间好悬月例都不出来。
而苏言来的第一件事,便是将欠给官衙里任职之人的月银全部结清,尔后又跟着师爷四处寻走,查访民情。
众人以为新来的官老爷会嫌弃这里,或者是个贪官之列,一度忐忑了许久。可见苏言一身粗布麻衣,几天里四处奔走,甚至跟着众人一般,拿着块干饼坐在路边嚼。
众人心安,渐渐的便有妇女寻过来,时不时的送些皮毛,肉干。
时间久了,便熟识了七娘。
却都不在意七娘额上的胎记,只说身体肤皆是天赐。自己又挑不得,何必再以这些去将好好的姑娘框住了。
虽是疾苦,但七娘却过的很开心。
终于不用再守着那一方院落,犹如井底之蛙一般。
苏母见丈夫每日忙碌,脸上却丝毫不见倦意,连着女儿都开朗了许多,终是想开了,只说荣华富贵又如何,苏府之时虽不愁吃喝,却也不曾想如此这般,用七娘的话说,便是活的像自己了。
苏言是有才在身的,只因着苏府于朝堂之中不能太过冒头,便隐下了,如今到了黔地,似是满身的本事终于有地方可用一般,干劲十足。
在被贬黔地之时,打听了黔地苦寒,七娘便建议多买些种子,甚至去寻了胡商,买了好些耐寒的农作种子,如今也悉数派上了用场。
黔地四季寒冷,屋外的气候大多都活不了。苏言便在家寻了些罐子,将种子种在罐子里,放在屋内养活,不出几天便了芽。
见能行的通,苏言又比较了几种耐寒最佳的,号召了愿意种菜的农户,制了木架,每家都了些种子,教会养殖方法,靠近在屋子里取暖的地方,只在白日里有阳光的时候拿出去晒一会。几天过后,大半的人家皆种出来绿叶菜来。
黔地的农户大多都以捕猎为生,可到了极寒之际,空手而归的也不在少数。
七娘有一日见农户家的孩童把玩着刚抓回来的野兔,便询问为何不养些活物。
那妇人闻言摇头,山上的动物都是野性难驯,也有人家养过,不出几日便死了。
七娘便买了那只野兔,观察了几日后,在一次饭间将自己的想法悉数说了,得了苏言的肯后,寻了一处空旷开阔之地,四周打上高高的围栏,里面设了几处木质的围窝,放了十只野兔进去。
七天之后,野兔依然活蹦乱跳。
众人皆是询问,七娘是怎么做到的。七娘只说这野兔不喜拘束,最好是宽敞的地方,供它们跑跳,没了束缚,野兔自然欢脱,只需要保证野兔的吃食和卫生,野兔也可驯化成家兔。
喜欢与昭行请大家收藏与昭行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