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她了,周家周麦那几个年纪不是早到了?结果怎么着,一点要成家的意思都没有,也不知道周家这是怎么回事,周谷成婚这么多年,膝下也就一个闺女,你们说是不是,周家这气运都跑到周大仓跟周果这叔侄两身上去了?导致这下一辈人丁单薄?”
村里有这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吴丫这些年没少听,每每回来就自个生闷气。
李氏看了她一眼,道:“你也别往心里去,村里有些人就是爱嚼舌根子,你小的时候,日子过的苦,是该好好调养调养才好再生一个,你看你小叔,年纪那么大了还没娶妻,我不也没催,周麦几个哪个年纪小了?果果说了,太早成婚了不好,说你也年轻,再大一点生孩子更好,她是不是说过?”
吴丫点头,但她这么多年身子一点动静都没有,难免心焦,周杏都生了两个了。
没道理,周家下一辈的人丁还比不上赵家吧?
……
周果在书房一待就是一下午,一拨拨人就没断过。
有好几次,人刚刚才送出门,不远处一辆辆马车又来了,两厢人打了个照面。
好在结果是好的,到的晚间,册子上所有的人都来过了。
帖子已经给了他们,只要他们自个带着帖子去云州的镖局拉就是,不用她出面,牛四就能成。
周果花了六天的功夫将秋收后的事情全部处理完了。
这个时候蟹子还没卖完,她成日里待在家里哪都没去,吃吃蟹子烤烤菌烤烤肉,看看书,帮她娘纳纳鞋底。。。。。。
吴丫笑道:“你纳这鞋底子好,比你大哥纳的好。”
周果好笑,“我大哥那是正儿八经学过的,他当初生怕自己娶不上媳妇,说以后要给媳妇纳鞋底子,家里的鞋底子都让他包了,一般人可比不过他。”
吴丫笑的弯了腰,“还有这样的事,他怎么没跟我说啊?”
李氏笑道:“他哪好意思说,不过这小子说话也算数,家里如今早不缺鞋底子了,他有时候但凡是有空,就鞋底子不离手,一问就是这么多年干习惯了。”
老爷子忍不住道:“挺好的,这孩子出门在外的,什么都能自理,能省不少钱。”
几人哈哈笑。
周果道:“师父,谁出门在外的还带针线啊,就是有针线上哪整鞋底子去?再说不止鞋底子,一双鞋还得要鞋面吧?有这功夫,几双都买回来了。”
老爷子回忆道:“我们常年在外走镖的,就是费鞋,天气暖和的时候还好,可以穿草鞋,草鞋便宜,几文钱一双,但冬日的时候就不成了,得穿厚的,鞋底子鞋帮子坏了就得自己补,衣裳破了也自己补,总不能穿的破破烂烂的,跟叫花子一个样,就没人找我们镖局运货了。”
那个时候虽然清苦,但也算是他这辈子最有意思的时候了,走南闯北长了不少见识。
周果道:“师父,我这次要去南河,你跟我一块去?”
“那你什么时候回?”李氏下意识问,南河可远着呢,眼见着冬日就不远了,大冬日的赶路,可遭罪得很!
周果道:“我也不知道,但短时日内应该是回不来的。”
看向老爷子,“师父,你要跟我去看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