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深自悔涤,故带至会所,使广见闻。
时有几位仙众,皆欲乘时一往,禀过师长,许其下山度世。
众真谈论竟日,向赤精、太乙谢别,各回山洞。
仪、涓于路拜辞,曰:“孙、苏去久,欲探其行止。”
先生笑曰:“际此鼎立之秋,非但君择臣,亦宜择君而事,须慎之于初。”
复谓涓曰:“今勿贪功刻忌,再蹈桂陵之辙。”
先生飘然独回。
涓至襄阳,见庞家世善,且又同姓,遂投其家为子。
仪奔颍川觅秦,适遇徐母有娠,乃夺舍而产。
玄女回中条,招伊周至前,曰:“炎汉初兴,五龙变现。
方今四方云扰,五帝分争。顷见会上诸徒,皆欲攀龙拾紫。
吾子临世,孤立无助,当令风后教子阵图,更修书武当太和真君,授子奇术,可纵横播弄矣。”
伊周拜谢。
玄女起坐紫云车,将升天去,俯谓曰:“子功成时,步上五丈原,乘九秋风,可会我于层霄也。”
言毕,云拥而去。中条诸子邀伊周作宴饯行。
初,苏仙公下峨眉,仍至桂阳,投胎瞿家为儿,名武丁。
生而酷好道术,七岁即绝粒,惟服黄精。
襄平五年,年十三,便身长七尺,为县小吏。
光和三年,奉使至京还,过长沙郡,投邮舍不及,宿于城外树下。忽闻上有人曰:“明日向长沙市卖药去。”
平旦,武丁举头视之,乃二白鹤栖止,及明抖翅飞去。
武丁异之,遂入城寻觅,见二人共罩白伞,身挂药囊、药瓢而行。
武丁恭身邀入肆中设食,二人不辞,食讫便去,曾不顾谢。
武丁又随行数里,始顾曰:“子有何求,而随余不止?”
武丁曰:“二君有济生之术,是以侍从耳。”
二人相向而笑,遂出玉函,看素书上果有武丁姓名,乃与药二丸,令服之,语曰:“君有夙根,当归寻麓床道士,便还本来也。”
二人别去。
武丁自此明照万物,兽鸣鸟语悉能解之,自号成仙公。
到家后,县令复使送饷于府。
府君周昕有知人之明,乃留仙公署为文学主簿。
尝与众共坐,有群雀噪于庭,仙公闻之而笑。
众问其故,答曰:“东市翻米,群雀相呼往食耳。”遣人视之,果然。
沈文泰先与万王同居,为去中岳采菖蒲,寓少室北麓,作三处座床,可以栖庇风雨,宅形念真,号为麓床道士。
因夜谒武帝,致王真、金申效服菖蒲,亦得仙去,后仍回九疑。
有女冠鲁妙典,生即敏慧高洁,不食荤血。十余岁,忽谓母曰:“旦夕闻食物臭浊,愿求不食。”
举家怜之。
年二十,居家不嫁,恒怏怏有出世想。
时麓床过之,知是道器,乃授以《大洞》、《黄庭》等经,谓曰:“《黄庭经》,扶桑大帝君宫中金书,诵咏万遍者,得为神仙,但在坚心不倦耳。”
《经》云:“咏之万遍升三天,千灾已消百病痊。不惮虎狼之凶残,亦已却老年永延。”
居山独处,咏之一遍,如与十人为侣,辄无怖畏。何者?
此经召身中诸神,澄正神气。
神气正,则外邪不能干;诸神集,则怖畏不能及。
若形全神集,气正心清,则澈见千里之外,纤毫无隐矣。
所患不知,知而不修,修而不精,精而不久,中道而丧,自弃前功,不惟有玄科之责,亦将流荡生死,苦报无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