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的字迹好了不少,端正工整,还隐隐透着一股凌厉的劲头。
都说字如其人,这话安在安庆身上倒也着实合适。
安庆告诉江舒宁,她很满意江舒宁送的那份及笄礼,还夸赞江舒宁心灵手巧,盼着江舒宁早日回回到京师,去教她画画。
江舒宁没想过,安庆会对画画感兴,但看着她信上的热衷,自己都生出了几分想要教她的心思。
再有,便是江家送来的家书。
父母身体安好,江家一切顺遂,不要担心挂念,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回信记得写上。就这么简单的几个句话,在家书里却绘成了洋洋洒洒满篇的行楷。
江舒宁看着父亲熟悉的迹,心头的思念几乎要涌了出来。
看过这些信后,江舒宁便逐篇回了过去。将自己的想念的想说的话,也一一付诸于字里行间。
江舒宁昂着头,看着藏在乌云里的明月,心头旁生几分感慨。
纪旻叙才从书房里出来,便看到这一幕。
他几步上前走到江舒宁面前,替她拢紧了身上的狐裘。
“外头风大,我们还是回屋里面吧。”
江舒宁笑着点头。
淮安没有京师那样冷,但却有如针扎般的寒风,迎面吹来像是要刮进骨头缝里似的,冷的人不住的哆嗦。
和着江舒宁的心意,纪旻叙将房中的窗扉支开价,恰能看到越过乌云的一轮明月。
“刚才还被云挡了大半,如今就这样漂亮”江舒宁看着,不自觉扬起唇角,“夫君,你说在京师那边,我爹爹娘亲看到的月亮,是不是与我看到的一样?”
江舒宁突然想起一句话,千里共婵娟,说的,不正是当下这副模样吗?
纪旻叙伸手将她一揽入怀,抵在她顶,轻声宽慰,“自然是一样的,普天之下千家万户无不是共赏一轮明月,阿宁与父亲母亲同在一片青空之下,所观景致,是相通的。”
江舒宁低低的“恩”了声,靠在他怀间,声音颇有些沉闷。
“夫君我好想爹爹娘亲他们。”
纪旻叙箍紧了怀中的人,俯身亲了亲她的脸颊,“快了,我们很快便会回去,我们会一家团圆的。”
至多再过一年,他便会带阿宁重返京中,到时候他们便没有后顾之忧了。
他可以如愿,与阿宁安稳顺遂的度过此生。
想到这里,纪旻叙唇角轻扬。
淮安这池浑浊的泥水,也是时候该好好清整了。
其实平常时候,江舒宁是没有这样想家的。可今日毕竟是年节,外头还有不少人燃着烟花爆竹,这样的情景渲染之下,她才忍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