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随林如海去了两广,不说这一两年间如何请先生的事,只在路上就会耽搁许多时间。
从两广去扬州,从扬州回两广,再去京城,乔安怕的不是耽搁时间,是自己不能尽快取得功名。
乔安一向是个很有耐心的人,他只是怕自己晚一日考取功名,就多委屈黛玉一日。
乔安道:“我暂时有这个打算,但还是要问过你的意思。如果明年县试,那么今年我就要回扬州,一直到……”
“我要随爹娘去两广,如此咱们就不知道何时能再见面了。”黛玉截断了他的话。
乔安神色黯淡地点头,若是黛玉仍在京城,等他回京会试,他们就能见面,可去了两广,黛玉何时回京,就要看林如海何时调任回京了。
或者,要等到他们成亲那一日。
乔安有满心不舍,但他知道这是不得不做的取舍。
纵然这几年不能见,却是为了更长久的相守。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黛玉的意思,如果黛玉不同意,乔安不会执意如此做。
先去两广,再回扬州科考,乔安已经在心里计算路程了。
黛玉忽然笑了笑,她问道:“你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们两个人闹别扭吗?”
他们闹别扭的次数太少,黛玉一说,乔安就想起来了那件事,他点一点头,道:“从小,我们就不愿意分开。”
“可我们已经不是小孩子了。”黛玉轻声道。
乔安喉间哽住了,他知道了黛玉的答案。
明明先说的是乔安,但黛玉同意后,不能接受的也是乔安。
乔安哑声道:“对不起。”
黛玉摇了摇头,道:“我知道轻重缓急,科举是你从小就下定决心要做的事……”她咬了咬嘴唇,忍着害羞将心底的话如实说来,“我的确很不愿意跟你分开,但,我们不急在这一时,对吗?”
乔安抬起颤抖的手,轻轻碰了碰黛玉的青丝,低声道:“我们还有很长久很长久的未来。”
之后,乔安将打算自己一个人回扬州准备科考的事告诉了母亲和姨妈。
苏梅听后,与儿子长谈一番后,思虑半天,赞同了乔安的决定。
贾敏却是很不放心乔安一个人回扬州,奈何拗不过人,一个一个的又轮番劝她,她也只得点头了。
不过她提出了很多要求,比如要乔安回去后住林家那处宅院,要他再多带着下人和行李,又给他带了许多银钱,还让林如海给赵院长写信,好请赵院长多照看乔安。
程太师听说后,极为赞同乔安的决定,给赵院长写了一封信,要乔安带给他。
林家半个月内就要出发,乔安也不打算多耽搁,他一个人走水路,带的仆从行李又多,特地向程太师多告了几日假好收拾。
与此同时,苏梅也作出了自己的决定,她不留在京城,也不去两广,更不回扬州,她要带着徒弟们云游天下,采集药草,写一本医书。这是从年轻时,苏梅就有的梦想。
贾敏知道后,又是一番感叹,前些年来京时哪曾想到今日离京,人却少了呢。
苏梅和乔安、黛玉轮番劝了她几次,又有林煦在一旁闹着,她才算好了些。
眨眼便到了四月,黛玉从母亲处过来,见乔安书架上已经空了,愣了一会儿,才往里走。
乔安正将一个小箱子锁好,回头见黛玉来了,笑道:“乱糟糟的,你怎么过来了?”
黛玉笑道:“我看看你收拾的如何了。”
乔安搬了个干净的凳子过来让黛玉坐下,方道:“已经差不多都齐全了,只是姨妈给我准备的东西未免太多了,我看得再要个拉行李的船才行呢。”
黛玉道:“姨妈又不跟着,只你一个人,娘很不放心你。”
乔安道:“以后若是姨妈不高兴了,你就让煦儿过去闹她,闹着闹着姨妈就顾不上想别的了。”
黛玉不禁一笑,道:“娘可该头疼了。”
“头疼倒比心疼好。”乔安也笑了笑,道,“你也是,别担心我,身边跟着这么多人,我也不是不会照顾自己,扬州又有赵院长在,我肯定好好的。”
黛玉心头除了不舍就是担心,毕竟乔安这些年从未离开过长辈身边,虽然她跟着安慰了母亲,但其实黛玉的担心并不比母亲少一点儿。
黛玉面上仍旧只是点头:“我知道,爹的信没有用,还有程太师的信呢,他们交情久,赵院长看在程太师的面子上,也会照顾你的。”
乔安笑道:“姨父已是两广总督,看在封疆大吏的份上,赵院长也会照顾我的。”
黛玉知道他是故意说得轻松,便也玩笑道:“赵院长乃是帝师,还能怕小小一个封疆大吏不成?”
两个人说笑了一回,乔安送黛玉回去。
如此,再有两日忙乱后,乔安往扬州的船先启程,一早拜别了母亲并姨妈、姨父,他自己带着下人并拉行李的马车离开了林家。
临行前,他将自己扎好的一只红色灯笼送给了黛玉。
“说好了给你做红色的灯笼,可惜,我只做好了这一只。”乔安道。
这是一只最简单样式的灯笼,黛玉看着它,却觉得它是这世上最珍贵的灯笼。
黛玉抬眸看着乔安,道:“下次再见,你要给我多做几个。”
乔安郑重道:“好。”
……
从京城去扬州要比来时慢些,船摇摇晃晃,不能看书,又没有人说话,乔安唯一打发时间的事就是在心里默背他读过的书。
随行的几个小丫头得了黛玉的吩咐,倒想劝乔安常去船头站一站,好散散闷,奈何没一个能劝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