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并读小说>远遁海外>第57章 吹尽狂沙始到金

第57章 吹尽狂沙始到金(第4页)

公元822年正月,刘禹锡抵夔州任。在夔州任上的两年多时间里,除了勤政爱民、抚养柳宗元遗孤、刊印柳宗元遗作外,刘禹锡或将当地山歌之词入于格律,或依照山歌将目睹情景形于文字,由此创造出了一种别具情采的全新诗体——《竹枝词》。现摘录几首: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郎意的花红易衰多像圣意;侬愁的水流无限多似臣心。

江上朱楼新雨晴,瀼西春水縠文生。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

凭寄狂夫书一纸,信在成都万里桥。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

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城西门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

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水虽无情而桀骜,还需借助于地势的险峻才能发威;而人心则不然,你往往还不知道原因,就莫名其妙地得罪了人,从而被人算计报复了。

刘禹锡的竹枝词很快地被往来于长江的百姓传开了。时隔一千二百多年,我们闭上眼睛,还是能想象出长江上的少数民族美女,撑着船篙,她们的歌声荡漾在崇山峻岭中;两岸的村寨中,人们丰衣足食,高举银杯,啜着春酒,听着山歌。何等惬意!

公元824年正月,穆宗皇帝驾崩,年方十六的太子李湛即位,是为唐敬宗。经李程与窦易直两位重臣的用力,刘禹锡得以调任和州(现在的安徽省MAS市)刺史。这使得刘禹锡距离政治中心又近了一些。

由夔州赴和州路上,刘禹锡一路饱览山川名胜。船走到西塞山时,刘禹锡望着波涛滚滚的长江,遥想当年晋将王浚率军东下,势如破竹,一举扫平东吴。古今相鉴,今日的大唐与当年的东吴、六朝何其相似,那国破家亡的危机,怎么不令刘禹锡这等有识之士为之担忧。出于对历史潮流的深刻洞察,刘禹锡挥笔写下了著名的《西塞山怀古》: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长庆四年八月,刘禹锡抵和州任。刘禹锡到达和州时,正值百年未遇的大旱。和州大地哀鸿遍野,民不聊生。他未及休息,便立即召集州内田父野老了解旱情。随后又徒步走遍州内各地,深入到旱情最严重的地区,亲自发动民众抗旱救灾。他知道大灾后必有大疫,所以一边视察灾情,一边用他多年留心搜集到的各种单方、验方为灾民看病,一言一行都饱含着一片真情。

和州虽然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但百姓被征去服兵役的比例很高,还需上交许多军粮,再加上旱灾,使得州内民众生活很苦。刘禹锡痛心疾首地在《历阳书事七十四韵》中写道:“比屋惸嫠辈,连年水旱并,遐思常后已,下令必先庚……”充分表达了他关心和州民众疾苦的拳拳之心。最感人的是他结束考察后,立即冒着被削职的危险,在和州谢上表中大胆求援:“伏以地在江淮,俗参吴楚。灾旱之后,绥抚诚难。谨当奉宣皇恩,慰彼黎庶。”在得到唐敬宗的恩准后,他立即下令减免和州农民当年的一切税负,并开仓放粮,赈灾济民。

此后,刘禹锡利用冬闲亲自带领民众挖塘筑坝,疏浚河道,掀起了兴修水利的高潮,为今后的农业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率领百姓艰苦奋斗、克勤克俭、励精图治,并做到“遐思常后已”,所以他执意不住府衙,而是依土山今仙山傍浅池今龙池盖了几间茅屋庐舍,自称“陋室”。在他身体力行的感召下,再加上他颁布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法令法规,经过数月的悉心治理,和州的农业生产又重现了生机。第二年即唐宝历元年公元825年的六月二十日,刘禹锡就在他的《和州刺史厅壁记》中兴奋地写道:“田艺四谷,豢全六扰。庐有旨酒,庖有腴鱼。”可见,在刘禹锡的治理下,和州在极短的时间内已到处是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他的“革新”思想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因此,他借“陋室”而抒怀:①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在今天MAS市和县“陋室”大门的迎屏上,和州人为刘禹锡刻下了“政擢贤良,学通经史,颉韦颃白,卓哉刺史”这十六个字,体现了后世百姓对他中肯的评价和深切的怀念。

自柳宗元过世后,刘禹锡将他的两个遗孤接到自己身边,同自己的孩子一起教育。824年十二月,韩愈病逝。刘禹锡用韩愈同刑部郎中张又新作对比来教育后辈:“汝等勿以金帛财物为念,亦勿以玩笑而遮目。需看韩公一生从不谄事贵臣,并非只为自抬身价。任何权豪,旁人畏之如虎,韩公却视之如鼠,当年极言诤谏宪宗迎佛骨事,几乎丧命,绝非贪财惜命之辈可以为之。而同为满腹诗书、才华横溢之辈,张又新能连中三元,旷古罕闻,但他依附奸佞,与一群宵小号称八关十六子,自毁名节,百年之后史书评论,二人必然迥若云泥,诸子需鉴之。”

公元826年二月,裴度自山南西道入朝拜司空、同平章事,复知政事。经裴度和先已入相的李程用力,到了当年冬季,刘禹锡和州刺史官秩将满,朝廷将他征还洛阳,一洗二十余年的冤屈,从此彻底脱离谪籍。

手捧征还诏书,刘禹锡横生孤寂之感。在等待这份诏书的时光中,和他一起并肩战斗过的王叔文、王伾、柳宗元、韦执谊、陈谏、凌准、吕温等友人已相继死于贬所,杜佑、权德舆、李吉甫、韩愈之辈也已先后故去,志同道合之人,屈指可数,唯有裴度,尚且如履薄冰。至于后辈,最富时望者李德裕避在藩镇,牛僧孺虽负文采,却少胸襟,更兼牛、李二人争斗不息,搅动百官分班站队,坐视宦官败坏纲常。大唐江山摇摇欲坠,怎不令满怀壮志之辈捶胸顿足想到自己虽得脱谪籍,却无新职所授,也许此生就将闲老洛阳,刘禹锡只笑这等“赦免”其实毫无价值。

辞别和州,刘禹锡并未立即北上洛阳。江南本是刘禹锡生长之地,但因种种因缘际会,他始终没有浏览过金陵。在和州任上时,亦不能擅离职守。逢此闲暇之际,刘禹锡登船东进,旬月之后,在扬州与当时告病从苏州刺史任上罢官的白居易相逢在淮南节度使王播所设的群贤毕集的宴席上。

文人相聚,自是少不了唱和应答之事。席间众人共同鉴赏了刘禹锡的怀古巨作: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金陵五题之一:石头城》

刘禹锡到访石头城故址时正是初冬时节,坐在石头城外的江滩上,可见秦淮河上依旧春意盎然的游船画舫和南岸灯火通明的秦楼楚馆。一河之隔,两样天地。昔日扼守金陵的坚固堡垒已变成荒草丛中的乱石岗,那些在美馔裙钗之间醉生梦死的大唐子民,可否意识到他们正在享受的荣华富贵其实已经没有保护了呢

刘禹锡痛感于大唐官民普遍的盲目和享乐,但他的怒吼、他的呐喊、他的悲泣,除了徐徐升起的明月,又有谁在倾听一腔炽烈的豪情壮志与这满目萧索的寒清寂寞激烈的碰撞,闪耀的人文光辉照亮了刘禹锡的诗思,为后人留下了这首彪炳千秋的《石头城》。

王播的侄儿王通朗声诵读《金陵五题》之二: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王通吟毕,相询道:“刘使君咏王、谢两家堂前燕子今朝‘飞入寻常百姓家’,莫非意在点明荣华富贵转瞬即逝,功名利禄皆非君子所求,寄望天下士子勿为仕途所羁”

刘禹锡微微一笑道:“刘某作此诗,确有点明荣华富贵转瞬即逝之意,然而意趣所在,并非令人消极出世,不求功名利禄。人生在世,不过数十年而已,大丈夫当积极用命,建功立业,是为正道。”

书友推荐:顶级村医青云之驭娇红人被贬三年,皇帝跪求我登基!天人图谱书呆子很苦恼花开百年下雨天只在梨花春雨处(np)糙汉特种兵的乖乖小夫郎封神:开局一个凤凰分身等你上线和大叔奔现后四合院中的路人1979黄金时代神婿叶凡于青沿河路每晚都进男神们的春梦芭蕾鞋夜泳、157.html">诱我深入、
书友收藏:桌边[校园]权力巅峰:从借调市纪委开始再别春风超品神婿大相师陈平古龙世界里的吃瓜剑客魔门败类官家天下玫瑰头颅叶凡唐若雪少妇的沉沦全民转职:修仙者废?看我一剑开仙门!玄幻:老婆女帝,萌娃大闹九州开局萌男变身美少女她是儿媳公媳高被休后,我成太子的掌中娇科举:儿啊,光宗耀祖全靠你了官道:从殡仪馆平步青云青云红颜香婚色糙汉,、,校花急了、="/300560.html">缠金枝(古言1v1,先婚后爱)、